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南北大道777号 投诉电话:13666058339 +86 0595 87590120
泉州颐和医院
女性乳腺筛查阳光计划公益活动
从3月14日正式启动开始,
已进行了半年多时间。
累计共筛查600余人,
其中BI-RADS分型,4类26人
有人在生活中,乳房无任何痛感和异常,但确诊时已是中晚期。
有人面对肿瘤扩散无能为力,不得已只能切除。
种种案例触目惊心,
再一次唤醒女性对乳腺健康的重视。
今天,小编带您一起走进这些真实案例
定期体检不等于万事大吉
郑女士,51岁,平时注重健康,保持定期体检的习惯。在多次常规体检中,郑女士均进行了乳腺彩超检查,结果均显示正常。由于处于乳腺癌的高发年龄,在医生的建议下,郑女士进行乳腺X线(乳腺钼靶)筛查。钼靶检查发现了其右乳外上象限小肿块,伴周围簇集分布不定型钙化,局部皮肤增厚,同侧淋巴结肿大。进一步评估后判断定性恶性肿瘤可能性大,BI-RADS 4C级(4C级说明患者乳房病变为恶性的几率极大)。
专家提醒:即使常规体检结果正常,也不应掉以轻心。乳腺癌的早期发现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,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。
自我感知不可忽视
41岁的潘女士在一次自我触摸乳房时,意外发现了硬块。这一发现引起了她的注意,尽管当时并未感到明显疼痛或不适还是随即前往医院,但前三次的乳腺彩超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,这让她一度感到困惑和焦虑。面对彩超结果的“正常”,潘女士没有放弃,而是来到泉州颐和医院进行更细致的筛查。通过钼靶检查,发现了乳腺中右乳区域分布簇集状分布钙化、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异常,钼靶诊断右乳恶性病变,BI-RADS 4C
专家提醒: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自查,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,不忽视任何可能的健康警告。
定期体检,监测健康
蔡女士,38岁,在专业的乳腺钼靶检查中,发现了右乳肿块,右侧腋下肿大。通过影像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肿块的阴影占据了乳房的大部分面积,钼靶诊断BI-RADS 4B。这对蔡女士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。经过综合评估,医生怀疑瘤体可能已发生恶性转化,建议进行病理穿刺。
专家提供:对于已知乳腺问题实施定期、系统监测的重要性。通过动态观察病变的变化情况,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变化,从而避免病情恶化。
乳房自检是乳腺癌早期诊断诊的重要手段。乳房是位于体表的哺乳器官,一旦出现异常或发生肿瘤,比较容易发现。在医院就诊的乳腺肿瘤患者中,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自我或无意中自己发现后去就诊的。因此,推行乳房自我检查,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乳腺自查时机
绝经前女性:月经后1-7天,此时乳房较松弛,容易检查,激素水平也上升到一个峰值。
绝经后女性:容易记住的日子,如每月的第1天或最后1天。
该如何正确自查?
1.观察外形
首先面对镜子两手叉腰,观察乳房的外形。
然后将双臂高举过头,仔细观察两侧乳房的形状、轮廓有无变化;乳房皮肤有无红肿、皮疹、浅静脉怒张、皮肤皱褶、橘皮样改变等异常;观察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,是否有抬高、回缩、凹陷,有无异常分泌物自乳头溢出,乳晕颜色是否有改变。
最后,放下两臂,双手叉腰,两肘努力向后,使胸部肌肉绷紧,观察两侧乳房是否等高、对称,乳头、乳晕和皮肤有无异常。
2. 触摸乳房
右手抬高置于脑后,左手指头并拢,以手指指腹轻压右边乳房。按顺序(以乳头为中心):外上→外下→内下→内上→腋窝。按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。
以右侧乳房为例,具体做法如下:坐在凳子上,举起右手手臂,用左手食指、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缓慢仔细地触摸右侧乳房,在乳房外围开始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检查,一直检查到乳头位置,重复至少3圈。尽量细致精确,不遗漏任何部位。同时,检查腋下淋巴结是否有肿大。
3.挤压乳头
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头外围组织,向乳头方向牵拉,注意有无溢液,如有透明或血性分泌物应及时报告医生。
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
1.乳房内出现肿块、结节;
2.乳房局部皮肤出现水肿、红肿、凹陷;
3.乳头乳晕区皮肤瘙痒、脱屑;
4.乳头溢液、溢血、凹陷;
5.腋窝淋巴结肿大。
乳腺自检不能替代必要的的防癌检查,如自检时怀疑有异常,也不要胡思乱想,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专科检查。
专家建议:18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宣教,每月定期自查。40岁开始,每年定期做乳腺钼靶、彩超检查 ,如发现明显异常需要进一步核磁共振。通过早期的超声波检查或者X光,可以提早发现病情的早期变化,及时诊治。
健检预约: | 15759569395 |